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 保护名录  市级  民俗
 
民俗
 

金坛市儒林镇柚山村,有个每年一届的放灯节,每逢农历七月十三至七月十五之间,家家户户会做出各式各样的灯,在夜晚点亮后放入田野或河流中,形成一种了风俗习惯和娱乐景观。此节俗自清末一直沿袭至今,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

为何要将农历七月十五定为放灯节?柚山民间自古的说法是,为了驱鬼逐邪,祈福迎祥,保佑一方太平,同时也是为了让逝去亲人的灵魂能得到安息。

柚山放灯分为放旱灯和放河灯两大种类,一般三年为一个轮换周期,即连续三年放旱灯,再连续三年放河灯,以此循环始复。为何要以三年为轮换周期,据说连续三年才可体现民意之诚。

放旱灯,是指在田野间巡回的放灯。各家各户对旱灯的做法比较讲究,花式品种也较多,一般以竹篾扎骨蒙透光纸,有瓜灯、方灯、龙灯、猴灯、兔灯、牛灯、鱼灯等。放河灯,是指放在河流水面上的灯,有荷花状、小船状,也有飞禽走兽状,但较为轻便。一般用纸做成荷花状,配上一块便于漂浮的硬纸板、木片或泡沫为底座,内点半截蜡烛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柚山村民们放河灯

       

 

柚山放灯节中孩子们的各式旱灯